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画面里的这个中年男人,名叫南秀斌,是盂县西烟镇南头村人,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“药农”。戊戌年春节刚过,本还未到备耕春播的时候,南秀斌却已经忙活了起来。
年轻时的南秀斌并没有像父辈们一样成为农民,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,在镇里开了一家小影楼,做得不错的时候,他的影楼还开到了县城里。 采风的队伍通常都会远离喧嚣的城市,走进相对偏远的乡间农田,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,南秀斌的目光注意到了祖辈父辈们代代打交道的土地。
增收这两个字,说起来容易,实现起来难。为此他查阅过很多资料,也拜访过很多乡邻,可是大家都说了,咱南头村的土地,要种什么,先人们都定好了,还能种啥新花样?南秀斌不信,也终于在2012年的时候,他有了新的种植目标。 种植中药的项目让南秀斌心动的原因之一,是关于他儿时的一段记忆。 老一辈的尝试,证明了南头村的土地是能够种植中草药的,可是是否能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,还需要向市场讨教,在几大药房之行中,南秀斌找到了答案。 通过一番了解后,南秀斌的心情,除了回归故乡的兴奋之外,还有一种在这片热土上大干一场的希冀。
最先和南秀斌一起组建合作社的人,都是他儿时的发小们,五个哥们儿搭起了肩膀,率先把合作社办了起来。 效益对比一出来,合作社的成员都兴奋了,胆子也大了起来,2014年,在原有五十亩地的基础上,南秀斌对种植面积进行了扩大。 扩大土地面积后,南秀斌决定不再只种植白芷这一种药材,而是大胆地划出七百亩地种植黄芪,期待着价格较为昂贵的黄芪籽能为合作社再创新业绩,然而等到一年生长期满后,昂贵的黄芪籽却因管理不善、收割不及时让南秀斌赔了一大笔。
这件事情,让南秀斌非常自责,这一课实在是上得深刻而惨痛。 合作社发展得越来越好,也就距离南秀斌的梦想越来越近,当初他回到故土,就是希望能带领村民们实现共同增收,让大家伙都能在种植转型路上获益。
中药材的大面积种植和推广,为这里的村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,他们虽然还是在田间里劳作,依然是春播秋收耕耘着脚下的土地,但是收获的不仅仅是丰衣足食,还收获了属于他们的梦想。
短短几年的发展,南秀斌已经兑现了他当年回村时许下的诺言,同时,他对创业这个词,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。
因为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,所以我在创业。 ——南秀斌